明成祖朱棣,即永乐大帝,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深入的内政改革而著称。朱棣于1424年7月12日(也有说法是8月12日)在 第五次北征蒙古的回师途中,因病或突发疾病在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去世,享年65岁。他葬于长陵,庙号太宗,明世宗嘉靖时改为明成祖,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简称文皇帝。
尽管历史上存在关于朱棣死因的不同说法,包括因病、忧心过度或被虎咬死等,但明史书中普遍记载的说法是他因病死于北征回师途中。此外,也有记载称朱棣在临终前曾考虑传位给汉王朱高煦,但最终在杨荣的坚持下,决定传位给太子朱高炽。
朱棣的去世对明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长子朱高炽即位,即明仁宗,而他的孙子朱瞻基后来成为明宣宗。朱棣的庙号和谥号在后来的明朝皇帝中有所变更,以彰显其功绩和地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