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的实施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家长的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评教活动,共创与幸福有约的学习型家庭,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氛围。
开展形式
各个班级分班开展与学校统一开展相结合。
家校活动工作安排
二月:制定家校共建工作计划。
三月:家长学校,家校共育孩子成长的有力推手。
四月:全校家长会,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五月:家长学校,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六月:百姓学堂,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
家长义工工作
重新整理各个班级家长义工名册并登记归档。
发放家长义工工作职责。
出台学校十佳家长义工评比细则,完善工作激励机制。
家长开放日活动
时间:4月中下旬。
指导思想
本次活动旨在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让孩子和家长的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总体目标
建全家校联系制度,建成起家校联系网络,搭建家校互通互动平台,让家长走进校园,接触教育,了解孩子,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孩子和谐发展,同时也将显示学校崭新的一面。
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实验小学家长学校工作的实施与落实,经校委会研究决定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包括组长、副组长等。
活动主题
家校共育,促进学生成长。
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活动内容
安排专题讲话,同时发出征集家庭优秀教育案例的活动倡议。以班为单位收集好相关材料交学校存放。
召开学生家长会,包括优秀教师介绍如何在家庭中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良好习惯,学生家长代表发言介绍家庭教育经验,家长委员会主任发言介绍如何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指导思想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是育人的起点和基础。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有必要通过适当的形式,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与道德修养,以使学生在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能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
途径
通过集中讲座的方式和分年级进行座谈的形式办好家长学校。
具体实施方案
每学期由学校和年级进行2~3次讲座,时间为开学初期、中期和期末。
讲座可安排由学校领导介绍学校的要求和计划,使家长了解学校的工作情况,以配合学校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请有代表性的学生家长介绍教子成才的经验,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在家长学校教育中注意学生的身心健康方向的教育,增加有关学生的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增强家庭心育功能,使家长了解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
定期请司法所及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为家长介绍本地区治安管理和与学生有关的内容,举办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家长座谈会,请家长配合,把违法犯罪力争消灭在萌芽中,确保犯罪率为零。
指导思想
家校合作是当今社会学校改革的趋势。未来社会健康发展,取决于未来一代人精神风貌,良好成就的形成来自于教育,而在教育内部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中的父母教育。因而家校合作尤为重要。
活动目的
通过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践,使教师在实践中成长、成熟,追求成为“理想的教师”。
通过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实践,学校组织家长进行学习,改变家长的家教观念,学习家教知识,改善家教方法,提高家教能力,从而使学生家长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
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化的德育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教育优势力量。
“家校合作共建”具体实施分案
开放课堂:邀请家长来校听课,走进课堂,感受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体会班级的学习氛围,了解孩子学习表现,对学生的学校生活有进一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