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文案网—查文案的好帮手

星星文案网—查文案的好帮手

朱熹的《偶题》赏析?

59

朱熹的《偶题三首》是其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的代表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赏析:

第一首

原文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赏析

首句:“门外青山翠紫堆”,描绘了门外青山的美丽景象,草木繁茂,绿紫相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次句:“幅巾终日面崔嵬”,诗人以幅巾裹头,终日面对高耸的山峰,表现出一种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第三句:“只看云断成飞雨”,诗人通过观察云的变化,悟出人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和根源。

第四句:“不道云从底处来”,进一步强调了凡事都有其根源,不可只看表面,启示人们要追求事物的本质和根源。

第二首

原文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赏析

首句:“擘开苍峡吼奔雷”,描绘了峡谷的雄伟景象,仿佛有雷霆在滚动,气势磅礴。

次句:“万斛飞泉涌出来”,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第三句:“断梗枯槎无泊处”,比喻人生的困境和挫折,没有可以停泊的地方。

第四句:“一川寒碧自萦回”,以流水喻人生,寒碧自萦回,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曲折和循环往复。

第三首

原文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赏析

首句:“步随流水觅溪源”,诗人随着流水寻找溪流的源头,表现出一种探索的精神。

次句:“行到源头却惘然”,到达溪流的出水处却感到迷茫,暗示了寻找真理之道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第三句:“始信真源行不到”,诗人最终认识到真正的源头是找不到的,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感慨。

第四句:“倚筇随处弄潺湲”,诗人以手杖支撑,欣赏随遇的潺潺美泉,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珍视当下的生活态度。

总结

朱熹的《偶题三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表达了深刻的哲理。第一首悟出凡事都有根源,第二首通过水的奔涌比喻人生的曲折和循环,第三首则通过寻找溪源的过程,表达了寻找真理之道的复杂性和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这些诗歌不仅展现了朱熹的诗歌才华,也体现了他作为理学家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