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
主要负责人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隐患,并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和及时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工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和权利
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安全生产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按要求正确佩戴本岗位劳动防护用品。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工作过程中的安全。
及时报告事故和隐患
及时报告事故和存在的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遵守特殊作业程序
遵守吊装、动火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特殊作业程序,确保作业安全。
食品购买和储存安全
选择正规商店购买食品,选择有品牌、信誉、取得相关认证的食品企业的产品,不购买腐败变质或过保质期的食品,购买后按要求进行清洗、制作和保存。
施工现场基本准则
严禁赤脚或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酒后作业,穿带钉易滑的鞋进行高处作业,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新进场的工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操作证。
施工现场行走和上下车规范
在施工现场行走或上下要坚持“十不准”,如不准从正在起吊、运吊中的物件下通过,不准从高处往下跳或奔跑作业,不准站在不稳定的物体上操作等。
施工人员一般行为规范
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经过安全教育,了解当天的工作内容以及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严禁酒后上班。
这些准则涵盖了安全生产、个人防护、食品卫生和施工现场安全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个人和集体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