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文案网—查文案的好帮手

星星文案网—查文案的好帮手

有关孔子孟子的成语故事?

59

登堂入室

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鸣鼓而攻

故事: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

以强凌弱

故事:孔子想游说奴隶起义首领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

三月不知肉味

故事:孔子在齐国欣赏到了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并深受感动,以至于连续许多天吃肉都没有味道。这个成语原是用来形容孔子对音乐的痴迷,后来也被用来形容贫穷。

道不拾遗

故事:孔子在鲁国担任官职期间,鲁国的政治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人们诚实守信,掉了东西都不必担心被拾走。孔子不满,批评子路的技艺虽然高超,但还未达到真正的境界。

见义勇为

故事:孔子鼓励弟子在见到正义的事情时要勇敢地去做。

怨天尤人

故事:孔子认为,君子不会抱怨天命,也不会责怪他人。

安富尊荣

故事: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到,君子居住在某个国家,如果君主重用他,就会感到安定富有并保持尊荣。

彼一时此一时

故事: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下》中提到,君子不会怨天尤人,因为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情况和机遇。

出类拔萃

故事: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有一天,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老师,古代的伯夷、伊尹同孔子差不多吧?"孟子说:"孔子的学生有若曾这样说过:'凡是同类的都可以相比较,如麒麟同其他走兽比,凤凰同其他飞鸟比,泰山同其他丘陵比,河海同水洼细流比,而前者都远远超过了后者。圣人和其他人也是同类,但圣人已远远超出、高过其他人了(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人比孔子更伟大了。"

温故知新

故事: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要温习旧的知识,从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孟母三迁

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

见贤思齐

故事:孔子鼓励弟子见到贤能的人要向其看齐。

韦编三绝

故事:孔子晚年坚持研究《易经》,把该书的捆竹简的牛皮带都磨断了三次,终于把研究的心得写成十篇文章,即《十翼》。

舍生取义

故事: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提到,为了正义的事业,可以牺牲生命。

孟母断机

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孟子,将织布机上的布割断,以此警告孟子学习的重要性。

这些成语故事不仅反映了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和品德,还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传递了许多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