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学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对象的季节性现象:
物候学主要研究自然界中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落叶,动物的迁徙、初鸣、终鸣、冬眠等。
环境周期性变化:
物候学还研究这些季节性现象与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关系,包括气候、水文、土壤条件等。
观测和记录:
物候学通过观测和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迁徙繁殖和环境的变化等,比较其时空分布的差异,探索动植物发育和活动过程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周围环境条件的依赖关系。
边缘学科性质:
物候学是介于生物学和气象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结合了生物学对生物生命活动的理解和气象学对气候现象的研究。
应用领域:
物候学在生态系统分析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物候区划、农作物的合理配置、山区垂直分布带土地的合理利用、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
周期性规律:
物候学研究动植物发育和活动过程的周期性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如何随气候条件变化而变化,从而了解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服务农业生产:
物候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指导农业生产,例如通过物候观测来预告农时,合理安排作物种植和收获时间。
综上所述,物候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现象及其与环境周期性变化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