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一生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年生活和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1918年11月28日出生于乌克兰列明楚格市帕夫雷什镇附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他毕业于农村七年制学校,并进入克列明楚师范学校学习。1935年,年仅17岁的苏霍姆林斯基回到母校担任小学教师,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在工作之余,他还参加了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的函授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水平。
教育生涯
1939-1941年,苏霍姆林斯基在奥努夫列耶夫卡镇完全中学任教。卫国战争爆发后,他应征赴前线,1942年7月因伤重返教育岗位,担任乌德摩尔特共和国瓦工人村一所学校的校长。1947年起,他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直至去世,历时23年。在他的领导下,帕夫雷什中学不仅成为苏联一所著名中学,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声誉。
荣誉和成就
1950年,苏霍姆林斯基开始在职研究生学习,并以一篇题为《中学的教育集体》的论文获得了副博士学位。1957年,年仅39岁的他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学院通讯院士。两年后,他又获得功勋教师的称号。1968年,他再次被选为苏联教育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他获得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一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
教育思想和著作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写作,他撰写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和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等,这些作品不仅在他生前广受欢迎,而且在他去世后仍然对世界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个人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忠诚于教育事业,他坚信教育能够改变人,致力于培养“真正的人”。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都体现出他对学生的关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即使在战争期间,他依然坚守教育岗位,身负重伤后依然坚持工作,最终因弹片移至心脏附近的血管而去世。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后世的教育工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被誉为“教育思想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