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戏:
两个戏曲班子在同一舞台上表演同一出戏,以争高低。
捧场:
故意替别人的某种活动或局面吹嘘,以抬高其身价地位。
行头:
戏曲演员上场时穿的服装。
亮相:
戏曲演员上下场时或一节舞蹈动作完毕时,调整姿态所做的塑像般的姿势。
打下手:
在戏曲中指协助主要演员或进行幕后工作的人员。
科班:
过去指学戏的地方,现多比喻正规的教育或训练。
一板一眼:
比喻言语行为有条理,合规矩,不马虎。
叫板:
戏曲中指演员在台上对观众或对手表示挑战或不满。
不搭调:
形容事物之间不协调或不相称。
铆劲:
形容人全力以赴,努力到底。
大拿:
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非常出色的人或团体。
海报:
戏曲演出的宣传画或招贴。
挑大梁:
指在戏曲或工作中承担主要责任或角色。
跑龙套:
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演出时穿着龙套衣。
字正腔圆:
形容说话或唱歌时声音清晰、准确。
脚色:
戏曲中指演员的角色类型,如生、旦、净、末、丑。
下海:
原指戏曲演员放弃传统艺术去从事其他职业,现多比喻放弃原有工作去干另一件事。
唱念做打:
戏曲中的四种表演手段,包括唱歌、念白、表演动作和武打。
粉墨登场:
化装上台演戏,现多比喻打扮一番后登上政治舞台或从事某种活动。
声情并茂:
形容表演或说话时声音和情感都很丰富。
栩栩如生:
形容描述或表演得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
惟妙惟肖:
形容模仿或表演得非常像,十分逼真。
梨园弟子:
指戏曲演员或学习戏曲的人。
生旦净末丑:
戏曲中角色的分类,分别为生、旦、净、末、丑。
霸王别姬:
戏曲剧目,讲述楚汉相争时期项羽与虞姬的故事。
贵妃醉酒:
戏曲剧目,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
假戏真做:
形容表演时由假变真,认真对待。
这些词语不仅在戏曲表演中有其特定含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使用,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