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恬不知耻不知报恩的寓言故事,以下是两个例子:
倪之芳的故事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
故事:古时候,有个人名叫倪之芳,性格特别古怪。他喜欢喝酒,酒后疯疯癫癫,行动怪里怪气,但是却很坦然,不以为羞耻。有一次,他喝完酒后,把《毛诗》(今说《诗经》)卷了卷,又抹上油当腊烛,然后举着它,踉踉跄跄,到处游转了整整一夜。
意思: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不觉羞耻。
崔公度的故事
出处:不详。
故事:崔公度有口吃病,不健谈,但头脑异常清醒聪明,读书过目不忘。他作的赋深得欧阳修、王安石、韩琦等名士的赏识。公度布衣出身,朝中无亲朋可依靠,于是专以顺附谄媚王安石为务,常常不分昼夜向王安石请安,纵然在厕中相遇,也莫不坐卧不安。一次他尾随王安石过后,手执其衣带尾,王安石回顾迷惑不解,公度却笑着说:“相公,您的衣带有点污垢,我已小心地用袍袖擦干净了。”见者无不耻笑,而他自己却不以为耻。
意思:为了权势和利益,可以做出卑微甚至无耻的行为,而自己却不觉得羞耻。
这两个故事都反映了恬不知耻、不知报恩的行为,提醒人们要懂得感恩和正直。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