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计划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长期目标通过一系列阶段性目标来实现,每个五年计划都有其特定的重点和成就要求。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主要目标:奠定初步实现工业化基础。
第二个五年计划至第五个五年计划(1958—1980年)
主要目标: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六个五年计划(1980—1985年)和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
主要目标:解决温饱问题。
第八个五年计划至第十一个五年计划(1991—2010年)
主要目标: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
第十二个五年计划(2011—2015年)
主要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计划(2016—2020年)
主要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
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
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通过这些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逐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