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 东晋淝水之战的故事。这个成语形容人在极度惊慌时疑神疑鬼,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非常紧张害怕。
故事发生在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在今安徽寿县一带进行了一场大战,史称“淝水之战”。前秦的皇帝苻坚率领着庞大的军队,试图消灭东晋。然而,东晋将领谢安、谢玄等人采取了有效的战术,最终在前秦军队内部出现了混乱和恐惧,导致前秦军队在淝水之战中惨败。
在战役的关键时刻,苻坚登上寿阳城头,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心中暗暗吃惊。当他看到淝水东面八公山上草木摇动,以为是埋伏的晋兵,不由连连感叹:“此亦劲敌涧谓弱也”。这就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成语的出处。
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人在极度恐惧或紧张时的心理状态,有时也用来形容人容易多疑、疑神疑鬼的性格特点。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