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浅显,写景如画,叙事虽然简朴,含意十分深刻。
具体赏析如下:
画面意境
“日暮苍山远”:首句以“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时分,苍茫的青山在暮色中显得更加遥远,营造出一种孤寂、遥远的感觉,暗示了诗人跋涉的艰辛和急于投宿的心情。
“天寒白屋贫”:次句“天寒”点明了天气的寒冷,“白屋贫”则描绘了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显得更加贫穷。这三个字互相映衬,渲染了贫寒、清冷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后两句从耳闻的角度描绘出在万籁俱寂的雪夜,犬吠声打破宁静,随后风雪中主人归来的场景,构成一幅寒山夜宿图,意境清冷而又不失温情。
遣词用字
“日暮”“天寒”点明了时间与天气,为全诗定下了凄寒的基调。
“远”字不仅写出了山路的漫长,更烘托出诗人旅途的孤寂与劳顿,以及急于投宿的心情。
“贫”字则突出了主人家的贫寒,也反映出诗人对其的同情。
“柴门”“犬吠”等词具有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使画面更加真实、生动,而“风雪”一词既渲染了环境的恶劣,又与“夜归人”形成对比,突出了归人的辛苦。
写作手法
全诗采用白描手法,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却能将景、事、情融为一体。如“苍山远”“白屋贫”“闻犬吠”等描写,简洁而生动地展现出山村雪景与生活场景,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诗按时间顺序展开,从日暮投宿到夜闻犬吠,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每句诗既独立成画,又彼此相连,使整首诗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
情感表达
从诗人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其被贬后的孤寂、凄凉心境,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同时,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清贫生活也寄予了同情。
综上所述,《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风雪夜归图,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孤寂和同情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