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令五申”是一个汉语成语, 主要用于形容反复多次地发出命令和告诫,以强调某一事项或纪律的重要性。它最早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中提到的“三令”和“五申”具体指的是:
三令
一令观敌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
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
三令举斧,以宣其刑赏。
五申
一申赏罚,以一其心;
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
三申画战阵旌旗;
四申夜战听火鼓;
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
这些命令和告诫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将士们在战阵和军事行动中明确作战原则,提高纪律性和执行力。如今,“三令五申”这个成语已经超越了军事领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用来形容对某一事项或纪律的反复强调和告诫,以确保其得到遵守和执行。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无论是军事还是日常生活,反复强调和告诫某一事项或纪律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相关规定,从而提高执行力和纪律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